咨询热线:

020-88888888

瞄准一流!合肥加快建设综完美体育合性国家科学中心

发布时间:2022-08-07 06:29人气:

  据合肥日报报道 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处在国家创新体系金字塔的塔尖,被称作“科研皇冠上的明珠”,是国家创新体系建设的基础平台。

  2017年1月,国家发展改革委、科技部批复同意合肥建设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近年来,合肥围绕信息、能源、健康、环境四大领域,加快建设一流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奋力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创新高地,矢志成为承载国家使命、体现国家意志的全国科技创新策源地,成为代表国家水平参与全球科技竞争与合作的重要力量。

  今年5月28日,在合肥“科学岛”上,闻名遐迩的全超导托卡马克核聚变实验装置东方超环(被誉为“人造小太阳”)再创世界纪录——实现可重复的1.2亿摄氏度101秒等离子体运行、1.6亿摄氏度20秒等离子体运行。

  “这再次创造托卡马克实验装置运行新的世界纪录,向核聚变能源应用迈出重要一步。”

  中科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等离子体所副研究员鄢容说,在这一大科学装置的牵引下,超导、低温等技术推动了一批高新技术成果实现转移转化。

  “人造小太阳”,照亮未来能源之路。集高精尖技术于一身的大科学装置,其承载的意义非同一般。目前,稳态强磁场、全超导托卡马克、新建聚变堆主机关键系统综合研究设施……合肥已有、在建和预研的大科学装置有11个,数量全国领先。

  从“0”到“1”的基础研究,其重要性不言而喻。近年来,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的重大项目推动强劲有力:国家实验室建设工作取得决定性进展。对标国家实验室,围绕科学中心四大领域,组建运行能源、人工智能、大健康研究院,加快组建环境研究院、未来技术研究院……

  创新能力,成为提升合肥城市能级的一个核心要素。眼下,合肥基础研究成果频现:

  ——面向国家重大需求,火星磁强计、高吸能材料保障“天问一号”完成科研任务,高压抗辐照DC/DC变换器、特种低温接收机等“合肥智慧”助力“嫦娥五号”成功升空。

  ——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量子领域研究引领世界,“九章”计算机助力我国首次实现“量子计算优越性”,成功研制国际上超导量子比特数量最多的量子计算原型机“祖冲之号”,诞生首款国产量子计算机操作系统“本源司南”。

  ——面向经济主战场,以“高精度电磁测量技术”“多语种智能语音语言技术及国产化平台”“衰老的生物学基础和干预策略”等战略性先导项目为代表的一批科研项目进展顺利,持续产出一系列具有重要影响力的创新成果。

  ——面向人民生命健康,中国科大“托珠单抗+常规治疗”进入新冠肺炎第七版诊疗方案向全国推广,智飞龙科马重组亚单位新冠疫苗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中发挥重要作用。

  基础研究的“源头活水”,让城市的创新能级不断攀升,在全球创新榜上合肥成就斐然:主要创新指标保持“两位数”增长,稳居省会城市第一方阵,创新能力荣登国家创新型城市第十位,城市基础前沿研究监测指数高居全球第十九位,跻身世界区域创新集群百强。

  从科研工作者到企业创始人,中科智驰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江如海在合肥实现了自己的创业梦。他和团队攻克无人驾驶系统产业化的关键技术,产品已经应用到南京、广州和南昌等城市。

  “以往,把一个成熟的技术变为产品,是非常漫长的过程。”江如海说,科研成果能够成功转化,最重要的是中科院合肥创新院提供无微不至的支持。

  江如海的创业史并非个例。“一些科技工作者理论研究实力很强,但对市场化运营缺乏了解,无法将科技成果就地转化。”中科院合肥创新院副院长黄叙新认为,中科院合肥创新院要做的就是依托技术、资金和市场等优势来孵化科技成果。

  截至目前,中科院合肥创新院建设工程技术研发中心16个,公共服务平台4个,累计投资孵化企业170余家,39家企业通过“国家高新技术企业”认定。

  质子重离子治疗技术作为一种新型的放疗技术,是目前最为接近理想状态的癌症放疗方式。

  8月23日,在合肥高新区柏堰湾路与火龙地路交口西南角,合肥中科离子医学技术装备有限公司内正在全面开展整机调试工作。今年3月,这里成功实现200MeV稳定质子束流从治疗室引出,标志着国产最紧凑型超导回旋质子治疗系统研制成功。

  “依托合肥大科学装置衍生技术的基础,我们在研发国产质子治疗系统的同时,也研发了高端医疗器械的核心技术,希望能成为国际一流的装备。”合肥中科离子医学技术装备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刘璐说。

  如今,合肥先进计算中心、合肥离子医学中心、类脑智能技术及应用国家工程实验室等一批重大创新平台已投入运行,中科院临床研究医院落户合肥,天地一体化信息网络合肥中心等国家级创新平台加快推进。

  首款国产量子计算机在肥诞生并成功销售一台;首个自主研发的急性髓系白血病靶向药物完成Ⅰ期临床试验,大口径高阈值光栅等设备实现产业化……探索科技最前沿,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在四大领域均有突破,产研转化提质加速。

  将聚变堆主机关键系统综合研究设施主体和配套园区分开立项审批,大幅缩短项目审批周期;规划建设大科学装置集中区,打造“最美科研圣地”……

  “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作为‘全面创新改革试验’的‘试验田’,一直以来都在探索开展管理机制改革,持续激发创新活力。”市发改委相关负责人表示。

  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的建设坚持政府主导方向,聚焦重点领域,开展多学科交叉和变革性技术研究,并在项目入库、资金保障等方面有针对性、有侧重点地支持。同时,充分倚重中科院力量,共同推进重大工程、重点项目;强化与大院大所合作共建,积极支持科大讯飞、安科生物、航太电物理等一批企业参与。

  如今,通过市校合作共建、股份制公司运营、市校合作开发区承接等模式,合肥已与全国知名高校院所共建了清华安全院、复旦合肥先进产业研究院、武汉大学创新技术研究院等28个创新平台。

  合肥深入实施“重点产业人才政策7条”“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9条”等各类人才重点政策,构建人才“强磁场”:全市集聚各类专业技术人才100万人,在肥服务的“两院”院士达到135位。连续三年入选“魅力中国——外籍人才眼中最具吸引力的中国城市”榜单前10位。

  建设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资金的保障极为重要。截至目前,合肥市累计投入资金超150亿元,用于重点项目以及相关大院大所创新平台建设,并组建运行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专项基金,探索建立“补转股、股转债”的全新政府资金投入模式。

  更重要的是,合肥市大力鼓励相关科研单位及科研人员在科学中心建设过程中开展自由探索研究,着力营造“鼓励创新、宽容失败”的创新氛围,“创新”正如同澎湃的“潮水”,以当先的劲头激荡起翻腾的“浪花”。记者 苏晓琼·

  “十三五”以来,安徽不断激发科技创新这个“关键变量”,加快建设科技创新攻坚力量体系,统筹推进国家实验室、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合肥滨湖科学城、合芜蚌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全面创新改革试验省“五个一”创...

  会上,省发展改革委通报了大健康研究院组建工作进展情况,田志刚院士、周荣斌教授介绍了研究院的建设构想和相关考虑,与会同志就研究所、联合研究中心的建设方案、支持机制和保障措施进行了深入交流讨论。

  建成安徽国家区域医疗中心 国家“十四五”规划纲要公布 安徽和合肥多次被点名

  规划纲要提出,“建设北京怀柔、上海张江、大湾区、安徽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

  7月2日,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能源研究院研究中心成立暨2021年度科研项目启动会在中国科学院等离子体物理研究所召开。

  3月26日,“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生态环境高水平保护”研讨会暨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合肥科技创新中心成立活动在合肥高新区举行。完美体育完美体育


020-88888888